通化挺有意思,这锅可以扣码农头上

实高总是有计划的,他们弄了个微信小程序。群众封在家,微信付款下单,平台把订单分到最近的超市,超市拣货打包。平台又派单给饿了么和美团小哥,让他们去送,高总是这么计划的。

执行的时候,晚上突击封门,市民惊慌了,天亮后会玩微信的都在下单抢食物。有个超市一上班,不到10分钟,平台分下来1000多单。1000单,他们拣货配货得大半天时间,超市经理马上就把自己的店撤下线了。

平台就把单给剩余的超市,一个个全吓跑了。市民一看,订单被取消,或者卡住不动,着急啊,再下一单,再下,再下。订单数就很可怕了,最后,小程序也崩了。

我怀疑程序是印度人写的,又一次对人民犯罪,故意破坏

这都能赖码农身上啊。

另外高总是谁? 市长?

高总是高书记,通化市委书记,高志国。

高书记和武汉的书记一样,一直坐办公室的。下面是简历

1984.09——1988.07,吉林工学院管理系学生
1988.07——1989.05,吉林工学院人事处工作
1989.05——1992.08,吉林省计划学会工作
1992.08——1994.12,吉林省计经委人事处科员
1994.12——1999.03,吉林省经贸委运行办副主任科员
1999.03——2000.08,吉林省经贸委运行办主任科员
2000.08——2004.06,吉林省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处副处长
2004.06——2004.11,吉林省经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处副处长
2004.11——2009.03,吉林省经济委员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处处长
2009.03——2011.06,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处处长
2011.06——2015.11,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 [1]
2015.11——2017.12,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2017.12——2019.07,吉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
2019.07——,吉林省通化市委书记

经委经贸处的出身,按理也不错了。

高总对电商是有概念的,毕竟也是经贸委机关出来的。但他只有概念,没有量化和实操经验。

也没人给他精算,或者有人算了,他也不会爱听。克服一下,争取一下,务必完成。凌晨五点之前,人定胜天,我不要解释我只要塔山。
大概中国官员都是这调调。

这个策略进行了三四天,到了24号,实在不行了,真的有人饿肚子了,上网哀嚎。

高总反应过来了,自由下单不行,超市配货能力不够啊。那咋办呢,一拍脑袋,改成标准菜包!

不能点单了,给你啥算啥,这样可以节约出配货的人力,提高供应量。主意挺好

在国资委经贸处的时候的经验,一拍脑袋,下面的人砸锅卖铁也得执行他的配案。

他不知道以前大家是各种发扬阳奉阴违县官不如现管光荣传统给他擦屁股。

他难道不知道没菜吗?

有菜啊。

储备确实有的,在市郊的大型菜窖里。

对,都特么在市郊库房,还得运输。

这也是高总的底气,他应该是去视察过菜窖。确实看到菜了。

这个他肯定有信心

不过我跟你说,按照我在东北的经验,东北体系本来是类似鹿鼎记韦小宝的风格,韦小宝水淹雅克萨破城后,他只管胡几把发令。

下面的人口头喊得令,实际受降抢劫之类自有百户科长应对,对上只是口头形式。

高书记真要是看了后,要实干,那就完犊子了

现在主要是吃喝不能搞形式主义,不然形式主义对付官僚主义多完美

问题是没人送菜啊。

改为送标准菜包之后,高总就下令动员机关里所有人,去分菜,下菜窖。
这时候已经是24号了,24号陆续有蔬菜包运到社区。
但是不知道谁,下了命令,暂不配送。等到天黑以后,全市一起送菜,已经到位的人力,无所事事的等了一下午。

我靠,这还挑良辰吉日呢?

天黑以后,媒体跟拍。